迷人的国家

中新网常州11月26日电(记者谢艺官、李宇新)“王慧娣在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报业集团工作多年,当得知我们要建博物馆时,他将自己收藏了30多年的《尔雅音乐图片》捐献出来。”在常州现代词典博物馆,王荣泰董事长语气重要地向中新社记者讲述了这一国家三级文化背后的故事。 “《尔雅》是十三经之一,被誉为‘中国辞书之祖’。”馆藏此版本为宋代嘉庆六年图画重临本。王荣泰说道。 《尔雅乐图》于嘉庆六年重本《宋图》出版。谢一观 摄影 建筑 非词典博物馆不仅是展示版本、纸张、墨水和装订,还在于让词典的语境得以呈现。千百年来不断流传,让词典里的中国故事被更多的人看到、理解、传承。这是汉语词典界多年来的愿望,也是一代代国际词典编纂者所遵循的最初愿望。抱着这样的愿景,常州现代词典博物馆于2023年底开始建设,历经两年,于11月正式启用。博物馆面积约1200平方米,设有“文明中的词典之光”、“新中国词典大观”、“词典中的生活印记”、“生活中的词典”和“常州词典命运”五个展区,系统展示了词典的发展脉络和文化价值。常州现代词典博物馆展区。谢一冠 摄 截至目前,已有32家出版、研究机构和40名个人捐赠了近千名中外文学作品。馆藏语言、民族语言、综合、专业词典和百科全书,达3000余册。出版时代从清末一直持续到本世纪初,制度开始发展。这里有学生们最熟悉的《新华字典》的各个版本,以及我国自主编写的第一部大型英汉双语工具书《英汉词典》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及相关资料。还有光绪时期的平版《康熙字典》、清代刻本《说文解字注》、中华民国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巨学》第一版等。此外,新加坡华文推广理事会捐赠的《来自新加坡新加坡华文数据库》、名创教育出版社林玉玲捐赠的《全球华文词典》《牛津英语词典》(新加坡版)、《泰晤士标准写作词典》和《泰晤士报新加坡独特单词词典》等新加坡爱好者捐赠了一百多本词典。《模范英语》主编霍庆文购买的一套珍贵的《牛津英语词典》(1933年初版)也捐赠给词典博物馆。这些跨越国界、漂洋过海的珍贵藏书不仅灌输了一份爱心王荣泰介绍,常州辞书历史悠久,他曾说过“国无辞书,无文化”,凸显了辞书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做好词典的收藏和保护,同时依托博物馆开展研究、交流和培训,让更多的人走近词典、了解词典、热爱词典、使用词典。”王荣泰说。

Related Posts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