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题:形势稳定、观察有力——前10个月我国对外进出口数据解读 新华社记者 邹多伟 丁乐 面对外部冲击,我国外贸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海关总署11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值37.31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其中,10月份月度进出口总额3.7万亿元,增长0.1%。总体来看,虽然累计增速比前9个月小幅下降0.4个百分点,但月度增速——进出口连续9个月保持增长,证明我国外贸持续增长的势头没有改变。 “成绩来之不易。”庄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分析,今年以来,我国贸易的稳定和稳定取决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从供给端看,我国当前正在加快发展新生产力。制造业新动能、新优势蓄势待发,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创新水平提升,激发了外贸增长潜力。从需求端看,全球消费者对不同国家的特色商品、优质产品持续产生旺盛需求。特别是“一带一路”发展的深度合作,为我国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大门越开越大,帮助更多跨国企业分享中国巨大市场。外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新出口港口司机势头强劲。据海关统计,前10个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3.43万亿元,同比增长8.7%,拉动我国总体增长5.2个百分点。其中,“三新产品”、电气化铁路机车、风力发电机组等绿色产品出口增速达到两位数。创新、智能、绿色等新动能不断涌现,持续推动我国外贸提质增效。近日,慈溪富运电器有限公司取暖器生产线全速运转,智能设备高效协同。工人们正忙着测试、包装、装柜。很快,这些取暖“神器”将远渡重洋,为欧洲、北美等地的寒冬带来“中国热”。 “今年的订单来得很早,“量很大。”工厂负责人指着忙碌的生产线说道,“现在我们三班倒,24小时运转,但还是做不到。”据宁波海关所属慈溪海关统计,今年前8个月,慈溪取暖器出口总额达23.2亿元,其中出口欧盟9.9亿元,同比增长2.5%。 13.1% 凭借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完备的产业体系,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开拓新兴市场,贸易伙伴更加多元化。数据显示,前10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建设国家进出口总额19.28万亿元,增长5.9%,其中东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对东盟进出口增长9.1%。对其他生态系统进出口额同比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国增长1.5%。此外,我国自拉美、非洲、中亚国家进口分别增长1%、5.2%和23.7%。新业态新模式加速培育,成为外贸发展新动力。成长的重要力量。如今电商“双11”大促已经开始,国内电商企业纷纷抓住机遇“走出去”。 7日,在广州花都跨境电商监管中心,装满服装、箱包等跨境电商商品的集装箱整装待发。经过广州海关所属花都海关关员监管,拼多多、抖音、阿里巴巴等电商平台共计1万多件跨境电商出口货物已成功放行并交付给海外买家,只要能满足跨境电商发展的重要趋势。国际贸易中,跨境电子商务凭借在线交易、无接触配送、交易链条短等优势,日益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据海关总署初步测算,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额约2.0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当前,外贸新动能持续加速。 “十五五”规划提出“促进市场多元化和内外贸一体化”“商品贸易优化升级”;中国-东盟自贸区3.0升级协议不久前正式签署;商务部发布绿色贸易领域专项政策文件《关于扩大绿色贸易的实施意见》;国家外汇管理出台新政策进一步便利跨境收汇庄锐表示,我们热衷于推动创新贸易和国际合作,为下一阶段外贸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