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大学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2日至3日在北京举行。作为近年来抗战史领域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学术活动,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台海两岸、港澳台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共设小组会议20场、圆桌论坛1场。与会学者围绕中国抗战的全球意义、国际合作战争、抗日战争与台湾光复、台湾反反对运动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共同提出了人类和平、反对侵略的崇高精神。抗战胜利、台湾解放,是同胞的胜利成果海峡两岸为救亡图存、民族复兴而奋斗。本次学术研讨会特别邀请了近20位台湾学者参加。海峡两岸专家学者从全球视野分析抗战历史,在深入讨论中凝聚共同记忆的统一共识,加深了对整个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的认识。 11月2日,嘉宾在“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日警告”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丁宏发 摄 近年来不可忽视的东方主战场,随着全球史观的不断深入,对二战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的认识和理解抗日学术界也正在经历深刻的重塑。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客观评价抗日战争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对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在全球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战略重要性进行深入研究。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吕方上以《硝烟、放电与起义:二战》为主题,描述了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苦难。他表示,相对于欧洲战场,二战的中国战场长期以来被国际学术界忽视和低估,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这是从全球视野研究中国抗战史的一个好方向。台海两岸同源,应加强史料共享、交流合作,全国人大常委、国际儒联常务副主席郝平表示,二战历史叙事长期被西方主导,中国战场的故事并未得到世界充分认可。在国际学界和历史研究领域,中国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持续推动全球抗战的理解、研究和认知。 “海峡两岸学术界共同审视抗日战争和光复台湾的历史非常重要。我们要引导两岸同胞特别是青年正确认识历史,共同面对未来。”台湾东华大学名誉讲座教授林安武说。圆桌论坛认为,对抗战意义的理解和分析需要从更广阔的全球历史视野来重新评价。中国不仅在争取自己的民族独立,而且还在为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创建平等的世界秩序而奋斗。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对于解决冲突、促进和平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经验。收复台湾: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成果和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学者指出,台湾分会的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光辉篇章。回顾历史,台湾的命运始终与祖国、两岸人民紧密相连。台海始终是血肉相连的。台湾光复并回归中国,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它也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组成部分,具有坚如磐石的法律基础。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宏民表示,从中国抗战的角度来看,日据50年间台湾人民的抗日运动不仅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而且具有独特的爱国特色、坚定的抗日态度、巨大的牺牲、不同的形式,“将五十年的运动历史放在中国抗战史的框架内研究台湾的抗日运动是非常困难的”。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刘维凯在题为《台湾是如何被占领的》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台湾光复的史料和事实已经足够多了,应该回归到严格的态度,让很多人了解台湾光复的过程和重要性。特别是要通过教育和史料传播,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历史真相,传承民族记忆。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金发表题为《捍卫一中原则是维护战后秩序的必然要求》的演讲,回顾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恢复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等历史事实和法律事实,既维护了正义,也关乎国际秩序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任何否认、歪曲事实的行为都是对二战胜利成果的侮辱,是对历史真相和正义的践踏,是对历史的破坏。战后国际秩序和国际法基本原则。胜利与和平的成果来之不易,需要国际社会共同捍卫。坚定捍卫一个中国原则,不仅是中华民族自身的历史责任,也是中国对全球稳定和持久和平的庄严承诺。 11月2日,与会人员出席“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新华社记者 丁洪发 摄 捍卫历史真相,凝聚统一共识,历史清晰,未来光明。科拉尔出席会议表示,海峡两岸人民血脉相连,经历过共同的深重苦难,拥有共同的历史记忆。铭记抗战胜利和光复台湾的历史,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故事,维护民族正义,促进祖国统一。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委主任何光才在研讨会上致开幕词并表示,中国抗日战争方法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此次研讨会将帮助海峡两岸人民以史为鉴、以史为桥,牢记共同抗争的历史,研究其中蕴含的深刻阐释,认清预示未来的历史走向,凝聚团结奋斗的前进力量,为共同推进母亲改制伟大事业而不懈努力。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吴永平表示,当前,从历史角度看,以美国和西方为首的二战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主体,这里存在很多认知偏差;岛内“台独”分裂势力企图以“台湾地位未定”、“日本殖民统治罪有应得”等谬论推翻外部势力,否认台湾的抗战和光复历史意义。学界对此必须坚决驳斥,捍卫历史真相。 “我们要以台湾解放80周年为契机,巩固国家统一进程,弘扬正确历史观。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责任。”他说。台湾统一同盟党名誉主席、台湾历史研究会会长齐家霖表示,在日本殖民统治的半个世纪里,超过50万台湾同胞惨遭杀害。岛内学界必须建立正确的台湾历史记述,唤醒台湾社会真实的历史记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设立台湾解放纪念日。齐家林明确表示,“有趣、鼓舞人心”,“这段历史不会被忘记”。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大陆取得了巨大成就。海峡两岸实力悬殊,统一是大势所趋。台湾收复已经80年了。”他说。
由北京大学主办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2日至3日在北京举行。作为近年来抗战史领域范围最广、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学术活动,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台海两岸、港澳台以及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共设小组会议20场、圆桌论坛1场。与会学者围绕中国抗战的全球意义、国际合作战争、抗日战争与台湾光复、台湾反反对运动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共同提出了人类和平、反对侵略的崇高精神。抗战胜利、台湾解放,是同胞的胜利成果海峡两岸为救亡图存、民族复兴而奋斗。本次学术研讨会特别邀请了近20位台湾学者参加。海峡两岸专家学者从全球视野分析抗战历史,在深入讨论中凝聚共同记忆的统一共识,加深了对整个抗战胜利和台湾光复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的认识。 11月2日,嘉宾在“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日警告”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新华社记者 丁宏发 摄 近年来不可忽视的东方主战场,随着全球史观的不断深入,对二战历史的研究,对中国人的认识和理解抗日学术界也正在经历深刻的重塑。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客观评价抗日战争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对中国作为东方主战场在全球反法西斯战争中的战略重要性进行深入研究。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吕方上以《硝烟、放电与起义:二战》为主题,描述了战争给中国人带来的苦难。他表示,相对于欧洲战场,二战的中国战场长期以来被国际学术界忽视和低估,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这是从全球视野研究中国抗战史的一个好方向。台海两岸同源,应加强史料共享、交流合作,全国人大常委、国际儒联常务副主席郝平表示,二战历史叙事长期被西方主导,中国战场的故事并未得到世界充分认可。在国际学界和历史研究领域,中国需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持续推动全球抗战的理解、研究和认知。 “海峡两岸学术界共同审视抗日战争和光复台湾的历史非常重要。我们要引导两岸同胞特别是青年正确认识历史,共同面对未来。”台湾东华大学名誉讲座教授林安武说。圆桌论坛认为,对抗战意义的理解和分析需要从更广阔的全球历史视野来重新评价。中国不仅在争取自己的民族独立,而且还在为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创建平等的世界秩序而奋斗。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对于解决冲突、促进和平具有重要价值的历史经验。收复台湾: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成果和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峡两岸学者指出,台湾分会的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光辉篇章。回顾历史,台湾的命运始终与祖国、两岸人民紧密相连。台海始终是血肉相连的。台湾光复并回归中国,是抗战胜利的重要成果。它也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组成部分,具有坚如磐石的法律基础。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陈宏民表示,从中国抗战的角度来看,日据50年间台湾人民的抗日运动不仅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而且具有独特的爱国特色、坚定的抗日态度、巨大的牺牲、不同的形式,“将五十年的运动历史放在中国抗战史的框架内研究台湾的抗日运动是非常困难的”。国立政治大学历史系教授刘维凯在题为《台湾是如何被占领的》的主题演讲中指出,台湾光复的史料和事实已经足够多了,应该回归到严格的态度,让很多人了解台湾光复的过程和重要性。特别是要通过教育和史料传播,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历史真相,传承民族记忆。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金发表题为《捍卫一中原则是维护战后秩序的必然要求》的演讲,回顾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恢复联合国第2758号决议等历史事实和法律事实,既维护了正义,也关乎国际秩序的合法性和稳定性。任何否认、歪曲事实的行为都是对二战胜利成果的侮辱,是对历史真相和正义的践踏,是对历史的破坏。战后国际秩序和国际法基本原则。胜利与和平的成果来之不易,需要国际社会共同捍卫。坚定捍卫一个中国原则,不仅是中华民族自身的历史责任,也是中国对全球稳定和持久和平的庄严承诺。 11月2日,与会人员出席“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抗战”国际学术研讨会。新华社记者 丁洪发 摄 捍卫历史真相,凝聚统一共识,历史清晰,未来光明。科拉尔出席会议表示,海峡两岸人民血脉相连,经历过共同的深重苦难,拥有共同的历史记忆。铭记抗战胜利和光复台湾的历史,我们要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故事,维护民族正义,促进祖国统一。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校委主任何光才在研讨会上致开幕词并表示,中国抗日战争方法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拯救人类文明、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此次研讨会将帮助海峡两岸人民以史为鉴、以史为桥,牢记共同抗争的历史,研究其中蕴含的深刻阐释,认清预示未来的历史走向,凝聚团结奋斗的前进力量,为共同推进母亲改制伟大事业而不懈努力。清华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吴永平表示,当前,从历史角度看,以美国和西方为首的二战仍然是国际社会的主体,这里存在很多认知偏差;岛内“台独”分裂势力企图以“台湾地位未定”、“日本殖民统治罪有应得”等谬论推翻外部势力,否认台湾的抗战和光复历史意义。学界对此必须坚决驳斥,捍卫历史真相。 “我们要以台湾解放80周年为契机,巩固国家统一进程,弘扬正确历史观。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责任。”他说。台湾统一同盟党名誉主席、台湾历史研究会会长齐家霖表示,在日本殖民统治的半个世纪里,超过50万台湾同胞惨遭杀害。岛内学界必须建立正确的台湾历史记述,唤醒台湾社会真实的历史记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设立台湾解放纪念日。齐家林明确表示,“有趣、鼓舞人心”,“这段历史不会被忘记”。 “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大陆取得了巨大成就。海峡两岸实力悬殊,统一是大势所趋。台湾收复已经80年了。”他说。